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校声音 > 正文

文化赋能 让乡村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1-07-05 15:09:25     来源:陕西日报2021/02/08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未来做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是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领头羊。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精神文明提升、农民增收致富,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是凝聚乡村振兴的正能量。只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陕西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前人留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延安精神,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加强爱国主义、孝文化、主人翁意识等在乡村的大力提倡,加强“厚德陕西”建设,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

    大力开展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保护活动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在近20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与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孕育着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一方面要以乡村为核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古村落、古建筑、地貌景观、工程遗产、农业遗迹等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以乡村为平台,利用乡村凝聚优势,大力传承好秦腔、信天游、皮影、腰鼓、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以乡村为依托,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及精神内涵,传承古老的工艺制作,打造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大荔县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先后修建了5处文化活动广场,建造了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农耕文化园、村史馆、道德讲堂等,充分发挥了乡土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和淳化民风的作用。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由于受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的村民不能较快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不利于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村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使村民逐渐接受新的思想,从而提高村民的素质;要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广大村民牢固树立现代思想理念;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文明、环保的新生活观。大荔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两学两做两感”学习教育活动,使村民接受先进的思想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城带乡、整县推进,努力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小公园、把全县建成大景区,真正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城镇。

    总而言之,美丽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立足陕西实际,发掘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既要做到对农村传统乡土文化内涵的保留,又要通过合理的传承方式使其保持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让文化赋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作者:刘亚波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编辑:邓仙云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