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校声音 > 正文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5-04 16:30:00     来源:陕西日报(2023年3月2日)) 分享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理解、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是伟大壮举,更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人口规模巨大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和红利,也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代表着巨大需求、巨大市场;另一方面这种巨大人口规模中农村人口占比非常大,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就业和民生保障压力巨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人口规模的巨大优势,又要坚持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落下一个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味着要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意味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不断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物质保证,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使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味着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超越西方一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造福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守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的庄严承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力量。针对当今世界之变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质是为了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新年伊始,陕西便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契机,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作为扭住要害补齐短板弱项的关键之举,作为纲举目张提振预期信心的战略考量,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项目硬支撑、营商环境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硬保障,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省上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封娟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法学与社会治理教研部

                 何磊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编辑:汪婷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