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力支撑。西安拥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秦腔、皮影、鼓乐、木偶戏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楼观台、大慈恩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朱雀国家森林公园、骊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文化,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科教文化……西安的文化资源几乎涵盖了文化品类中的所有类型,历史与现代各具千秋,具体与抽象各领风骚。站上新的起点,西安要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要着力守护、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厚重的土地上,既留下了蓝田猿人、半坡遗址等史前文明,也承载了礼周的诗乐典章、大秦的巍巍法度、强汉的制度风骨、盛唐的胸襟气韵。西安要守护、发扬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全国、放眼世界,讲好西安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向全球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上体现西安担当。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躺着的文明扶起来、让沉寂的历史活过来。
要积极弘扬革命文化。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弘扬革命文化,必须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到第一位,时刻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把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成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敢于前进、敢于发展、敢于胜利。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贡献西安力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格局要大、眼光要远、理念要新、思路要活,以“大文化”理念、“大开放”胸怀和“大市场”意识,在不断创新中发掘文化表现新形式、开拓文化发展新市场、打造文化环境新生态。
作者:严伍虎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
编辑: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