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提能正当时 扬帆启航再出发
校(院)举办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升班培训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校(院)于7月15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专职教师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充分感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的同时,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更是一场与先烈对话、与城市对话的时光穿越之旅。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专题讲座课又有移动教学课,既有红色文化赓续又有创新文化熏陶,教师们带着深厚感情学,带着使命担当学,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汲取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坚持从实践中学,“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不断地交流中探讨如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培训先后参观了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纪念馆、淞沪会战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政治素养提升教学。伴随着党旗前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声,教师们缓步聆听讲解,感受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参观让教师们回到了当年壮士们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脊梁、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抗日的场景,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激发了深深的爱国热情。教师们无不为革命先辈无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充满崇敬之情。深深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动力
在移动教学中教师们先后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衡复风貌区(含张乐平故居、宋庆龄故居、武康大楼等海派名人故居),全面系统地了解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全面学习了上海在打造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方面工作的发展脉络和科学内涵,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城市价值观在上海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成果,开拓了眼界,提高了站位,深刻理解上海城市精神。从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到充分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再到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作用。教师们沉浸在上海整座城市的蓬勃开放的创新文化中,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守正创新,夯实敢闯敢试的思想基础,培养宽广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扎实的作风,把解放思想、创新意识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行动上,转化为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积极力量。
培养创新思维,拓展综合能力
培训安排的《创新思维与党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用好传家宝、练好基本功—向习近平总书记学调查研究 》理论课和人工智能前沿企业——商汤科技的参观与座谈交流无不体现着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的发展,创新与实践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促进自我成长。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也一个对抗熵增的过程,不仅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通过创新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自我成长和改进的动力。创新提升个人竞争力。要想站稳讲台,不仅仅是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也需要从思维方式上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发现新的机会和方向,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拓展我们的认知范围,使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思考。创新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实现这些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我们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贡献,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言之教,启迪智慧;无言之化,震撼心灵,这次培训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储备,还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服务社会。
撰稿:黄媛 编辑: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