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市厅级副职任职进修班赴宝鸡开展现场教学
9月13日至14日,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市厅级副职任职进修班学员集体赴宝鸡开展现场教学,先后在横渠书院、扶眉战役纪念馆、西凤酒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等地参观学习。
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是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横渠四句”“民胞物与”“玉汝于成”等张载关学思想中的警句名言。在横渠书院,学员们认真听取讲解、不时互动交流,来自省林业局的学员刘飞霞说:“通过深入了解张载的历史使命和思想境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两个结合’的要求。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自觉地落实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来自法士特集团的学员肖韬表示:“结合最近在进修班的学习,我理解‘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横渠四句’与我们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高度契合”。
在扶眉战役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静静地陈列其中,来这里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群众络绎不绝。学员们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永远铭记这些伟大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在西凤酒厂,学员们详细了解西凤酒生产的工艺技术、市场销售及产业链延伸等情况,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一件件青铜器镌刻着悠久的中华文明,镇馆之宝何尊前,人头攒动,122字铭文中“宅兹中国”4字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从西周王朝在宝鸡的孕育,到秦国从此地崛起,学员们通过文物看到了周秦时期的繁荣昌盛,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的学员栗义务说:“看到‘宅兹中国’的铭文,我瞬间被中华古老文明的厚重与伟大所震撼,让我对坚定文化自信有了深刻感悟。今后工作中,我会积极参与文化调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同时,借助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建议加大对文物阐释与数字化展示的投入,让更多人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宝鸡陇海铁路北侧,学员们走进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的窑洞巷道,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抗战时期,这里在敌机轰炸下坚持生产,以“一寸铁一寸血”的执着支援前线。这里承载的不仅是机器轰鸣,更弘扬了伟大抗战精神。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学员王鹏说:“这种精神的传承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广大学生。同样,在学科建设中也必须打破壁垒,围绕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像当年工业者们在战火中整合资源攻坚一样,我们要推动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深度对话,在关键技术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让学术研究始终扎根国家发展的沃土”。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学习、红色教育、产业调研等方式,让大家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铭记革命历史,切实推动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
撰稿:邱陆 摄影:马珺 编辑: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