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永驻”的苏州实践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赴苏州开展现场教学纪实
9月23日至27日,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第一期)全体学员赴苏州开展现场教学。
本次研修以“解码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深入一线的参观实践,旨在让来自全省各地的乡镇“一把手”亲身感受、系统学习苏州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推进本地现代化建设汲取前沿理念与实践动能。
9月24日,学员们首站走进苏州“园区经验”教育基地。透过精细的沙盘模型和动态的数字影像,苏州工业园区“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规划理念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从一片水乡农田崛起为汇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知名高科技园区,其“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发展内核,以及从“借鉴吸收”到“原创引领”的升级之路,生动诠释了“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学员们表示,园区的发展历程是对科学规划、亲商服务和持续创新最有力的证明,为乡镇层面的产业布局与城镇规划提供了高起点范本。
当天,学员们转赴娄葑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实训基地,聚焦党建引领下的精细治理。基地展示的“导师挂钩模式”“爱心厨房”公益项目、托幼联盟试点等创新实践,凸显了当地聚焦“一老一小”、提优“民生七有”的为民情怀。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采用的“政府牵头+专业代建”和“菜单式”改造方案,有效破解了民生难题;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协商机制与文化赋能带来的社区凝聚力,展示了“社志融合”推动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新篇章。
当晚,一场名为《自强不息 探路先行》的实景课堂将培训推向高潮。苏州干部学院团队通过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常熟蒋巷村、苏州高铁新城等4个具象化场景,从产业、城市、乡村、未来4个维度,系统阐述了苏州建设现代化强市的核心逻辑,激励学员们以“探路先锋”的担当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开创发展新局。
9月25日,学员们来到常熟市蒋巷村,实地感受“全国文明村”的蜕变之路。老支书常德盛同志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将“穷乡僻壤”建设成“精神家园”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员。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文化兴家”的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通过建广场、办讲堂、传家训实现“文化兴家”的升级,为学员们提供了乡村振兴可学可鉴的鲜活样本,解锁了苏州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成功密码”。
教学期间,学员们还专题学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建+网格”精细化治理模式,接触到“信用制”物业、社会资本参与服务等基层创新举措。行程尾声,学员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漫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古建保护与业态创新的和谐共生,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让学员们深刻领悟到文化赋能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实质内涵,学习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苏州解法”。
通过此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学员们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苏州“自强不息、探路先行”的精神实质与“可感知、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推动发展的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撰稿:武天骄 贺美玲 编辑: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