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教学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探寻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中青一班赴安康开展现场教学

发布时间:2025-11-11 09:24:49     来源:学员二部 分享到:

11月7日至9日,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全体学员赴安康开展现场教学,深入平利县蒋家坪村、汉滨区忠诚村、紫阳县焕古镇、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等教学点,深刻感受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动实践,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厚内涵。


微信图片_20251111092607_79_79.jpg

微信图片_20251111092122_135_73.jpg


追寻足迹,感悟为民初心。教学首站来到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学员们沿着茶山步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殷切嘱托,聆听村党支部书记讲述这片生态茶园如何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迈向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大家详细了解“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蒋家坪村立足生态优势、做强茶产业、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扎实成效深感敬佩。深刻认识到保护好、发展好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石。

科技引领,洞察现代农业。在汉滨区忠诚村忠诚农业示范园区,学员们被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场景所吸引。连绵的智能温室、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长势喜人的各类果蔬,充分展现了科技对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园区负责人介绍了其集科技研发、产业示范、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以及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联农带农机制。学员们就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市场拓展、产业链延伸等问题与负责人深入交流,对现代农业的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业态融合,品味古镇新韵。在紫阳县焕古镇,古老的集镇风貌与漫山的生态茶园相映成趣,传统的制茶技艺与新兴的旅游业态有机结合。学员们参观茶叶企业,调研古镇街巷,特色民宿和文旅设施,详细了解焕古镇如何依托“富硒茶”这一核心资源,做好“茶业+文化+旅游”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古镇发展新活力。大家对当地在传承孝义文化、保护历史文脉与自然生态的同时,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效益、促进百姓增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态守护,见证和谐共生。位于秦岭腹地的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以其卓越的生态保护成果和创新的“两山”转化实践成为学员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朱鹮翩跹、稻田如画,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发展有机农业、引入生态旅游与自然教育等业态,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径。学员们实地感受村落的生态本底与田园风貌,听取关于朱鹮栖息地保护、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情况的介绍。渔湾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实践,深化了学员们对加强秦岭生态保护、探索生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的理解与思考。

启迪思维,凝聚奋进力量。此次安康现场教学,通过深入各具特色的教学点,学员们系统了解了安康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探索与成功实践。从蒋家坪的茶山嘱托到忠诚园的科技兴农,从焕古镇的业态融合到渔湾村的生态实践,一系列鲜活案例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深化了对省情市情的认识,增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落实的举措,努力在各自岗位上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刘波     编辑:路露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