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教学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学思践悟浙江经验 赋能陕西高质量发展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第一期)浙江实践教学纪实

发布时间:2025-11-17 11:01:18     来源:学员一部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先进经验,11月7日至12日,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第一期)学员赴浙江开展专题实践教学。此次教学采用“理论授课+实地探访”的融合模式,让学员们在沉浸式学习中解码浙江发展密码,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

铸魂育人强党性 坚守初心担使命

党性教育是此次培训的核心内容。学习期间,学员们走进浙江义乌陈望道故居,在青瓦白墙的院落中感悟真理力量,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将墨汁当红糖水蘸粽子吃的动人故事。

100多年前,陈望道怀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翻译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这部经典著作激励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学员们驻足于陈先生的书桌、手稿展示品前,在聆听革命事迹的过程中,深刻体悟革命先辈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执着无畏,感受“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赤诚坚守,进一步坚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对真理的追求融入日常工作,以坚定信仰推动事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51117105920.jpg


产业升级探新路 对标先进谋发展

学习期间,学员们先后走访了永康世界五金精品馆、义乌国际商贸城和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全方位学习浙江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

在永康世界五金精品馆,学员们通过参观五金精品展陈、细读产业图谱,详细了解了永康市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依托块状经济优势,推动五金产业从“小作坊”崛起为产值超千亿元的“大集群”,进而获评“中国五金之都”“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的发展历程,切实感悟“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以及浙商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义乌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这里汇集了210多万种商品,联动全国21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产品远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学员们详细了解了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小商品之都”的蝶变故事,对“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经验有了更直观生动的理解。大家表示,义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改革开放史,要把义乌的发展经验学深悟透,结合陕西产业发展实际,将所学转化为推动本地经济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

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是集“养殖+文旅+文创”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生态牧场,2024年牧场营业收入达1.05亿元。学员们对牧场“特色品种+数字管理+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赞叹不已,认为其为陕西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学员们走进全国文明村——李祖村,见证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向“网红村”的华丽转身;探访北山口村,了解村民依托特色佛手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深刻感受浙江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的活力与动力。

此外,学习期间,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董敬畏教授、胡赛院长,浙江义乌干部学院徐应红讲师分别以《浙江现象与浙江精神》《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融入一带一路 打造现代丝路新起点》为题授课,系统梳理浙江精神的核心内涵,阐释民营经济“压舱石”作用,并以义乌蝶变为例解码浙江发展逻辑,为学员们的产业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让大家清晰把握了产业发展与区域振兴的内在关联。  


微信图片_20251117105930.jpg


文旅融合启思路 活化资源促双赢

在文旅融合方面,学员们先后走进金华婺州古城和游埠镇,实地感受浙江“以文化为媒激活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

游埠镇素有“千年古埠、浙西水乡”的美誉,当地以“早茶文化”为核心IP,打造集非遗展示、民俗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旅业态。通过深挖“早茶”文化底蕴,联动周边乡村资源,形成了“古镇+乡村+文化”的文旅发展链条,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随后参观的婺州古城,青砖黛瓦的传统街巷间,古老建筑与现代业态有机交融。学员们聆听了古城从历史遗存到文旅胜地的变迁故事,了解到当地通过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打造特色文化IP、引入文创小店等,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大家纷纷表示,婺州古城的“古城活化”与游埠镇的“特色IP打造”,均用发展实践印证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正确路径,为陕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一周的实践教学紧凑而充实,让学员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此次浙江之行的所学所悟转化为实干动力,结合陕西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切实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乔佳妮 和艳     编辑:陈薇宇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