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委党校教育扶贫献真情
镇巴县委党校包扶三元镇凉桥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特别重视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上好学,扶贫先扶智,真正从根上脱贫。
今年高考结束后,镇巴县委党校派驻凉桥村第一书记张坤平老师,在家访中得知贫困户杨本成的儿子杨伟考上了榆林学院,家里年迈的祖母偏瘫卧床不起,家中经济十分困难,杨本成夫妻虽外出打工,杨伟还到外地煤矿干活挣学费,也仍离上学的费用差一大截,全家为此一筹莫展。于是,党校教职工积极踊跃捐助了4800元,给杨本成家送去,圆了杨伟的大学梦。
村民严成芳家负担重,经济困难,在镇村认定贫困户时,她把贫困户指标让给了更困难的家庭。严成芳作为家庭主妇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大儿子张林今年考上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儿子又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哥儿俩的努力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也为全村送子女上学进而摆脱贫困做了极好的示范,资助宣传这样的家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家庭困难,一时凑不起学费、生活费,严成芳就让丈夫利用暑假带领两个孩子到青海打工。得知这一境况,张坤平老师立即到县民政局汇报情况,争取资助款3000元,使弟兄俩顺利上学读书。
重点贫困户杨本全的儿子杨先刚考上镇巴中学,由于供不起生活费,只上了一个月就想回家不读书了。张坤平老师家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动员其回校就读,并资助300元,又亲自驾车将其送到镇巴中学交给班主任,并向镇巴中学领导汇报情况,镇巴中学解决了1000元生活费,使其本学期生活无忧,同时,还考虑继续解决后续生活费的问题。不幸的是,杨本全又因病住进县医院,生命危急,得知这一情况,党校教职工又为其捐款2500元,用于治病和其子上学,解决了杨本全家的燃眉之急。
10月17日,张坤平老师走访贫困户李芳开家走访时,了解到其女儿李红梅在上初二,请了几天假在家不想上学了。张坤平老师随即给三元中学联系,帮助调查了解,共同做工作,劝导其回校读书,经过大家的劝说,李红梅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下定决心去学校上课,好好读书,完成学业。
扶贫需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更要对贫困山区的孩子进行教育扶贫。纵观农村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缺少文化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镇巴县委党校决心在下一阶段的精准脱贫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脱贫有关教育帮扶政策,让所有包扶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力争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始终把教育扶贫做为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举措,长期抓下去,让贫困户从根上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撰稿:张荣富 编辑:陈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