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 正文

省委举办“三秦大讲堂”特期─全省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06-11-20 00:00:00 分享到:

    11月18日上午,省委在省委党校举办“三秦大讲堂”特期─全省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省委组织部部长杨士秋同志主持,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科学家、曾参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起草工作的李培林教授主讲。

    杨士秋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决定》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省委对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高度重视,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学习,并下发《通知》,对全省的学习贯彻落实进行部署、安排。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准确地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及时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的要求上来,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契机和动力,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李培林教授

    李培林教授为我省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理论创新》的专题辅导。他在报告中提出: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性建设的文件。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文件,由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构成大的社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奋斗目标将社会建设作为单独方面提出来,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提高我党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能力,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已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李培林同志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但与此同时,又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政府如何管理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和谐之路,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他还强调,构建和谐社会,要建立起公平正义的信心,建设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机制,要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支持力量,要实现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只要我们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我们相信问题会得到缓解并发生巨大的变化。


颁发聘书

     报告会结束后,省委组织部部长杨士秋同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薛引娥同志会见了李培林教授,并向李教授颁发聘书,聘任他为我校客座教授。


主会场

    本期三秦大讲堂特期利用远程视频网络系统向各市(区)、县(区、市)同步播放。省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厅局级领导干部,部分省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各市、杨凌示范区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市)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共6000余人在主、分会场听取了专题辅导。

 

 

撰稿:赖平、李晓星(文、摄)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