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 正文

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在第49期“三秦大讲堂”畅谈

发布时间:2006-10-17 00:00:00 分享到:

党政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

    10月14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王登峰教授在第49期“三秦大讲堂”作了题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专题讲座。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迈曾主持讲座。
    王登峰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结合多年从事理论教学研究及行政管理工作,重点就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党政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压力的来源及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生动的阐述。他说,心理健康的途径主要有临床标准和现实标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主要指良好的生理状态、个体的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身份地位、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主观幸福感。他指出,我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物质生活的丰裕,伴随着精神世界的相对匮乏;体力支出的减少,无补于精神的高度紧张;躯体健康的保障日益进步,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反而有所下降。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付出了片面发展的代价,因而幸福感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人们在牺牲自己的躯体健康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同时,内心追求越来越不切合实际而变得浮躁,因而我们就很少体会到幸福感。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呼吁”和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已成为当今时代社会生活的主题。他指出,基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包括政治素质、调研协调领导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协调、自我约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能力,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自律能力的时代特征要求是中国党政领导干部群体中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压力的主要根源。他还就中国党政领导干部与美国企业和政府领导人的生理特征模型做了客观的比较。在谈到如何进行心理健康调适问题时,他指出,从工作效果角度讲,首先要注重自我约束和人际关系协调等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在行为风格、个性特征上进行调适。理想的党政领导干部人格应该是具有追求成就、坚定执着的职务特点,民主而不独断、对人宽和而不过份接近的品质特点。
    据悉王登峰教授1965年2月出生于山东,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0年获得北大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北大心理学系副主任、校团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2006年4月调任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结构、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目前专攻中国人的人格理论与应用研究。他所创造的人格七因素模型、人格的分类及行为类型等研究成果已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他的主要论著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理论及技术》等。

撰稿:侯文阁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