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 正文

陕西省党校系统“科学发展观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暨第二十次理论研讨会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06-07-09 00:00:00 分享到:



    七月的宝鸡,繁花似锦,夏意盎然, 陕西省党校系统“科学发展观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暨第二十次理论研讨会于6日在该市隆重开幕。省委委员、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薛引娥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党校副校长李向国教授作总结讲话。中共宝鸡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龙,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平、副校长蒲宏福、谢丽娟,各市、县(区)委党校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科研处长及获奖作者代表和获奖单位代表、省委党校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近200多人参加大会。开幕式由李向国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黄龙首先致欢迎词并就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薛引娥就进一步深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一五”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十一五”规划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研究;实施科研自主创新战略,加大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积极推动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究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等三方面问题做了题为《拓展科学发展观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研究,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的主题报告。
    薛引娥在报告中首先代表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杨永茂和省委党校校委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及与会代表和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欢迎。她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会议及重要讲话所蕴含的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需要包括我们党校系统教研人员在内的广大理论工作者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尤其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执政理论、执政理念、执政方略的一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体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全面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
    她指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阐明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它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当前我们的工作要领: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二是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三是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研究和解决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四是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薛引娥强调,党校是研究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力军。重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服务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党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指导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要研究和解决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关于谋求“自主创新兴国”发展战略、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思路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前景、对陕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我们既要找共同点,也要找不同点。但要想出大成果、出好成果、出“精品”和更有份量的成果,我们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着重点首先要放在研究这些特殊性、地域性、不同点上。全省各级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工作全局,要适应我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激活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开展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进程,构建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工作新格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实施“精工程”战略,力促多出高层次成果。二是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力争推出一批学者型的教研人员。三是要进一步实施“成果转化工程”战略,力推优秀成果多渠道发挥作用。四是要进一步实施“制度保障工程”战略,用管理创新拉动成果创新。

  

  

    开幕式上,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纪昱宣读了第二十次理论研讨会奖励决定。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与会领导向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奖牌和证书。会议期间,省委党校论文评审专家组代表、校刊部副主任、《理论导刊》杂志社副主编常黎峰对本次征文情况作了深层次讲评。九位一等奖论文作者在大会上就论文观点作了重点交流。会议分组并就有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还特别邀请《陕西日报》理论部主任张若愚就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的几个热点问题及党校系统论文写作有关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闭幕式上,李向国就本次研讨会的特点与收获、二十年来陕西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创办和发展及理论创新等问题做了题为《唱响理论创新主旋律、谱写党校科研新篇章》的总结讲话。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曲中圆满闭幕。会后,与会代表到为本次会议提供大力支持的宝鸡市委党校作了考察学习。

 

撰稿:侯文阁;陈薇宇(摄)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