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 正文

大公不言私 一切献给党 ——记闫志先同志的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09-08-20 14:27:00     来源:信息中心 分享到: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省委党校组织人事处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副厅级离休干部闫志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21日离开了他的亲人和同志,离开了他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在他身故后,子女们按其生前嘱咐,将他一生全部积蓄100545.20元作为党费上交给党组织,实现了闫志先同志的遗愿。
    闫志先同志生于1923年,他目睹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国土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国民党的腐败,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1938年他15岁即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直接领导的抗日救亡群众团体—西北青年救国会;1943年至1949年在陕甘宁边区淳耀县民教馆、边区政府财政厅等地工作;1950年至1954年先后在西北畜牧部任财务科长、计划处副处长;1955年至1958年在中央组织部、工业部工作;1958年至1969年在省委工交部任副处长、工交办组长、省经济委员会调研处处长、省委工交部、国防工办组织处处长;1970年至1978年在省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办事组、政工组组长,党委委员;1980年12月任陕西省委党校组织人事处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1985年离休。 
    闫志先同志从15岁参加革命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70余年风雨坎坷的工作历程中,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忠诚于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大公不言私。工作中他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为人处事他坦诚正派、善良平和;生活中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    
    改革开放初期,省委党校恢复建校,他领导组织人事处的同事们迅速完成了人力资源配备,保证了党校恢复建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任用干部方面,他大胆放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真心爱护知识分子,爱护人才。他鼓励年轻干部和青年教师积极上进,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每一位干部提拔任用,他总要提醒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勤勤恳恳,戒骄戒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作为人事干部,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接到举报信件和听到风言风语时,他总是认真调查,绝不偏听偏信。在文化大革命末期,有人将一位同志举报至组织处,顿时谣言四起,这位同志饱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闫志先同志亲自调查处理,取得确凿证据,还当事人清白,制止了谣言传播。
    闫老一辈子淡泊名利,做事低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和邻居相处和睦,互相帮助,对同志充满热情,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一位同志的儿子瘫痪,女儿没有工作,全家仅凭这位同志的微薄的工资度日,闫志先每次见到他都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病情,关心他的家庭情况。在他的关心下,这位同志女儿得以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回忆起这段往事,这位古稀老人唏嘘不已。而闫老在职时仍有子女在外地工作,无法调回西安。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劝他找找关系将子女调到西安工作,在身边好有个照应,然而,闫老从未做过努力,他作了50年的处长、人事干部,他的家庭人员从他身上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的子女在回忆父亲时深情地说,父亲对我们严格要求,虽然在当下的社会背景里,让人不容易理解,但是却让我们明白和学会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道理。 
    闫志先同志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念,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里,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外出,但每月他仍按时将党费委托邻居如数上交党组织。2008年春节,他将儿女们叫到身边,交代后事。他立下遗嘱,让儿女们将他一生积蓄10万余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上交党组织。   
    闫老一辈子生活节俭。现在家中仍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家具,舍不得更换。他衣着朴素,不讲究穿戴,过得简单平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省吃俭用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按时足额交纳党费,从不有误。直至最后一次向党交纳巨额党费,慷慨无私,毫不犹豫。
     汶川大地震时他在北京养病,西安的大儿子替他向党组织缴纳了特殊党费,事后他对看望他的总支书记说,特殊党费他觉得交的少了,以后一定要补上。在2009年年初,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弱,总支书记到他的家中看望,他满怀歉意地说他身体状况不能参加组织生活,还惦念什么时候缴纳党费。而就在几个月后,他将全部积蓄上交给党组织,真正做到了将一切献给党,实现了其党性和精神的升华。 
    闫志先同志的工作业绩和优秀品格,赢得了党校干部职工的敬重和赞扬。作为共产党员,他信仰坚定,脚踏实地,平凡而伟大;作为领导干部,他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作为同志,他作风正派,以诚待人,合作友善;作为长辈,他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他是党的好党员,同志的好领导,妻子的好丈夫,儿女的好父亲,人民的好公仆 。
    闫老走了,带着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党校事业的无限眷恋走了。他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从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朴实无华但境界高尚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美丽、光辉、灿烂!

撰稿:李晓星、薛 丽     编辑:薛 丽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