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面

副 刊

千年陕西 沧海一掬

 
 

神秘浪漫的半坡走婚

□曾文芳

  陕西省迄今发现的新石器仰韶文化点共887处,而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在这个距今约六七千年的5万平米村落遗址上,考古人员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立体地再现了我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原景,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而半坡人的颅骨特征属于蒙古人种,是中华民族的直系祖先。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极为珍贵的红地黑彩陶器,它们是由心灵手巧的半坡女人制作: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陶土,用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描绘出图案丰富的红色或黑色的花纹,以此表达她们对生活的丰富感知和无限热爱。还有,磨制精美的渔具,功用奇特的小口尖底瓶,30种神秘的文字刻划符号… …无一不显示出女性的创造力在这一时期曾经达到了人类史上极为灿烂的阶段。
  半坡是女性的时代,半坡的文化彰显着厚重的女性韵味:青壮年男子外出狩猎、捕鱼,妇女则采集果实、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缝制衣服、管理杂务、养护老幼等,在生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就连关乎社会幸福指数最重要的婚姻,也散发着浓郁的母性气息——走婚。
  走婚是世界上最奇特、最有自由色彩的婚姻形态,是以感情为基础、夜合晨离的婚姻礼俗:丈夫走访妻子,子女从母居,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这种习俗今天还可以从丽江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红河哈尼族的叶车人和大香格里拉鲜水河峡谷的扎坝人中找到现实版:女孩12岁成年,举行隆重的穿裙礼后,可自由挑选如意郎君。男女双方不娶不嫁,不建立家庭,全靠感情维系关系。晚上男子到意中人的家中幽会,次晨则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旦感情破裂,无怨恨,无忌妒,随缘而行。在走婚的家庭中,女性多情主动,容貌俊美,身心愉悦;男子豪爽重义,举止端庄规矩;社会无情杀、情斗和家庭婚姻纷争,无性压抑、性侵害;母系大家庭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小孩由女方抚养,从小就有集体主义思想和互敬互爱的美德;老人们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不愧是“东方母系文化家园的最后一朵红玫瑰”。
  《礼记·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男女自愿、共同生活的两性结合关系,而就在白鹿原下古老的“神秘的女儿国”里,曾经演绎过无数“爱情是婚姻的本质”的美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