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面

理论综合

 

返回主页

 
 

用法治破解政治领域“圈子文化”怪象(上)

□曾凡超

  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的影响,大家习于结成一个个的圈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圈子文化。但政治领域“圈子文化”却发酵成为团伙帮派利益集团。“圈中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对政治生态造成极大污染,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对反腐败斗争和“四个全面”实现造成极大阻力。破解“圈子文化”的怪象,必须要用法治来限制官员的“权”与“利”。这对于我们党和国家遏制官场腐败,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从古到今,“圈子”一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社会现象。“圈子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种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形形色色的各类圈子独立存在。本来国人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生活中形成“圈子文化”无可厚非。但“圈子文化”一旦成为了政治领域的潜规则,则是破坏力惊人,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破解“圈子文化”的怪象,对于我们党和国家遏制官场腐败,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一、政治领域“圈子文化”辨析

  与崇尚个性发展的西方文明不同,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的影响,大家习于结成一个个的圈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圈子文化。 “圈子”成员有相同的价值取向或观点理论,形成了派系。“圈子文化”存在于生活领域中问题不大。中国人是活在一个个圈子中的,有如洋葱头结构,这是一个个由人情亲情乡情友情连接而成的圈子,常人难以摆脱。圈子结构也正好与中国等差有序的社会格局相吻合。但其存在于政治领域,则需要警惕其目的。“圈子”古已有之,宋代欧阳修《朋党论》中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他把君子和小人用道和利区别开来,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今天区分政治领域“圈子”好坏的标准则是“为了谁”。如果是志同道合,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道”,这样的“圈子”人数越多,则实现“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希望越大,人民群众越欢喜。如果是同流合污,为排斥异己,腐败堕落的“私欲”,则应该坚决惩治,毫不姑息。因此,从某种层面来讲,我们的党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大“圈子”, 而一旦出现了小“圈子”则具有负面性,会破坏政治生态,形成利益纽带;会党同伐异,打压“异类”;会沆瀣一气,成为反腐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文涉及内容是政治领域的“小圈子文化”,即团伙帮派利益集团。

  二、政治领域“圈子文化”的特点及危害

  (一)政治领域“圈子文化”的特点
  1.界限分明,一致对“外”。 不管人际关系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进没进圈子,进谁的圈子却分得一清二楚。在圈子内,可以称兄道弟,觥筹交错,互相照应,心照不宣;但对圈子外,却或冷若冰霜,形同陌路,或表面和气,暗中使绊,甚至排斥打击,落井下石,斗争起来毫不手软。
  2.人身依附,尊卑有序。是“圈子文化”最基本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圈子文化”进行剖析的时候,明确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家长”掌控着圈子内外部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圈子的运作,“家臣”只能唯“家长”马首是瞻,老老实实服从指示。可谓“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
  3.政治投机,不办实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有些干部“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这就是典型的投机取巧的心理作祟,谋人不谋事,不仅推动了“圈子”的生成,而且玷污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和风气。
  4.贪婪成性,腐化堕落。无论搞人身依附,还是搞政治投机,都贯穿个“贪”字。加入官场“圈子”无一例外的是为自身谋得好处。小圈子成员政治上互相提携,结党营私,为的是抢占和支配社会经济资源,利益上互相输送,瓜分社会财富。因此,“滥用职权,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便成了这些“圈内人”的特定标签。
  (二)政治领域“圈子文化”的危害
  1.对政治生态造成极大污染。不同“圈子”的人争来斗去,搞得国家内部乌烟瘴气。一旦某“圈子”的人占据了优势,就会重用“自己人”,其他人不管能力如何,都或多或少受到压制。这种环境下,工作好坏的评价标准被扭曲,许多人为了自身考虑,也只能被动地加入“圈子”。如果跟对了人,就会使获得提拔重用的成本大大降低,许多人会把进入某些“圈子”视为成功捷径。“能干事”不如“跟对人”,这样的情况长此下去,势必恶化政治生态。
  2.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官场小圈子是名副其实的结党营私,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党的组织原则,为党纪政纪所不容,危害甚大。官场盛行小圈子的地方,必定乌烟瘴气,坏人当道,公平正义得不到伸张,歪风邪气势必抬头。许多为官者只有一个目的,巧取资源,豪夺财富,至于改善民生、造福社会,只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空头支票。如果任其恶性发展下去,就会使党纪国法遭到漠视或践踏,这样的“圈子”越多,我们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就会越差,党和国家的根基就会动摇。
  3. 对反腐败斗争和“四个全面”实现造成极大阻力。纵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腐败窝案频发,中石油、山西、四川更是成为了腐败的重灾区。作为腐败的“圈中人”要是出了问题,则必定要统一口径,百般包庇。“圈内老大”更是为办案人员设置重重阻碍,千方百计阻挠真相大白于天下,于是恐吓威胁者有之,利用职权者有之,相互包庇者有之,对反腐败斗争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同时,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则必然出现阳奉阴违,阻挠改革,甚至对抗中央,逆社会发展潮流而动,以维护其“小圈子”的既得利益。
(此文获陕西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