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知人善用
□周 礼
提起红顶商人胡雪岩,可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当然,胡雪岩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而在于他卓越的识人、用人之术。
在许多人眼里,刘不才绝对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败家子。就跟他的名字一样,此人在遇到胡雪岩以前,真的很不才,本来祖上有一家很大的药店,但刘不才很不成器,他极尽挥霍,且喜好赌博,欠下了一屁股的债,最后药店也关门大吉,基本上靠典当、借贷过日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胡雪岩却觉得此人能够担当大任。刘不才是胡雪岩小妾芙蓉姑娘的叔父,虽然刘家家道中落,但刘不才还是十分硬气,他因为芙蓉不是正室,坚决不认这门亲事,也从不进胡家的大门。
胡雪岩看人向来与众不同,这次也不例外,虽说刘不才身上有缺点,但他身上也有别人没有的优点。刘家世代经营药铺,对药材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刘不才手上还有几张主传的秘方。如果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其实,胡雪岩早就将目光瞄向了药材领域,那时清廷正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需要大量的药品,根本不愁生意。可胡雪岩苦于不懂行,现在好了,身边有这么一个大行家,还有什么事不能成呢?为此,胡雪岩专门搞了一个认亲宴,给足了刘不才的面子。果然,刘不才感激涕零,当场就答应帮胡雪岩创立药店。胡雪岩也毫不含糊,注入巨资,并让刘不才当大掌柜。
事实证明,胡雪岩这样做是对的,他开的这个药店就是享誉天下的“胡庆余堂”。至今“胡庆余堂”仍是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中华老字号。“胡庆余堂”不但给胡雪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也给他博得了一个“胡大善人”的好名声。
胡雪岩的经商智慧不仅体现在识人上,更体现在用人上。有一次,胡庆余堂的一个采购员不小心把豹骨误作虎骨买了回来,而且数量不少。而进货阿大认为这个采购员平日做事认真谨慎,没有详细查验,就将豹骨入库备用了。当时,有个新提拔的副档手得知此事,他觉得这是一个获得晋升的好机会。于是,他没有提醒进货阿大,而是直接向胡雪岩检举揭发,还添油加醋地说了进货阿大许多坏话。胡雪岩听后非常震怒,他立即来到药库查看,情况果然如此。胡雪岩没有多说,当即命人将这批假药材统统销毁掉,并亲笔写下“戒欺”二字,还做成匾额,悬于堂前。胡雪岩告诫店员说:“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进货阿大见自己的疏忽大意给药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羞愧难当,赶紧写了一封辞职信,表示愿意接受一切处罚。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进货阿大这次完蛋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处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进货阿大继续留用,而举报有功的副档手却被扫地出门。人们不解地问,你不追究有过之人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辞退有功之臣呢?胡雪岩说:“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以后小心就是。但身为副档手,发现假药不及时向进货阿大汇报,这已是渎职,而背后打‘小报告’,更是心术不正,如果继续使用这类人,定会造成上下隔阂。”正是因为胡雪岩知人善用、宽厚仁慈,才网络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才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