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何能统治硅谷(一)
□龚 灿
桑德尔·皮查伊成为“瘦身版”谷歌的新任CEO,让硅谷的印度人(包括印度裔)又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前三名的企业中(谷歌、苹果、微软)中,就有两家企业的CEO由印度裔担当。那些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除了微软和谷歌,印度人还贡献了数位CEO,包括百事公司的卢英德、花旗银行的潘伟迪、诺基亚的拉吉夫·苏里等。至于在其他大企业担任副职的印度人更是数不胜数。斯坦福大学维韦克·瓦德华教授2014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科技行业约15%的初创企业是由印度人创建的,这一数量比英国人、中国人以及日本人所创建的企业总和还要多。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了,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人。不得不承认,印度人在硅谷所向披靡。
敢说敢拼爱表现
199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安娜尼·萨克森分析了1980年到1998年创立的科技公司,其中17%是由华人经营,7%由印度人掌控经营。1995年至2005年间成立的美国科技公司中,25.3%的CEO或CTO(首席技术官)是在外国出生的,在半导体等行业领域,外国移民初创公司比例更是高达35.2%。根据考夫曼基金会的统计,2006年至2012年硅谷每10个初创企业中就有4个由移民创建或联合创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印度人创办。硅谷不再是白人的天下,印度人逐渐成为这里的统治者。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印度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蜂拥进入美国和硅谷,这些才华横溢、勤勤恳恳的印度人在硅谷逐渐打破了移民的玻璃天花板,推动创新界限,攀爬到如今硅谷权力的巅峰。
印度企业家为何在硅谷如此成功?普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高等教育很早就开始实行全英文教学,语言上的优势使得印度人在美国生活和工作有很大便利;二是印度人特团结,抱团取暖,相互提携,一步一步壮大印度人的势力范围。
美国的印度移民数量非常多,拥有高学历,英语流利,政治学家德韦什·卡普尔认为这是印度人相比其他外国移民更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其实随着英语的普及,印度人的英语优势在缩小。他们的优势更多在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文化和思维方式与西方更为相近,熟悉西方企业运作方式,善于沟通和表达以及“拉帮结派”,处事灵活,具备高情商和领导团队能力。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印度高管倾向于参与式管理,与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且相比于含蓄的华人,印度人的性格开放热情,敢说,爱表现,同时又懂得服从和妥协,善于争取每一个机会,更能适应欧美文化。印度裔企业家和工程师还活跃在美国移民问题公共争论的前沿,他们敢于使用和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
瓦德华教授提到,印度年轻人的偶像不是贾斯汀·比伯,而是硅谷的印度裔企业家沙比尔·巴蒂亚。硅谷的印度人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功利心,也很努力和拼命。知乎网友“吴湘”谈到他的女上司是第二代印度移民,对工作的狂热和吃苦耐劳是普通员工所不能比的,每天早上7点多来上班,晚上8点以后回家,半夜12点以后还在工作和发电子邮件是家常便饭,工作同时不忘在各部门拉关系和认识上层,打探消息。这位女上司还有6个兄弟姐妹,个个都是英美大公司或者名校的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