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看成都——全省党校系统师资班赴成都学习体会
□窦文杰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动党校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一年,调研主题是“‘十三五’开局布局与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9月19日-9月24日自己作为陕西省党校系统师资班学员赴四川省成都市村镇学院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主要考察学习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土地流转产权改革和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先后参观考察了成都市城乡规划展、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金龙村示范区,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成都城乡规划馆、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成都五朵金花。
成都的成功经验,最关键的体现在牢固树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措施,实行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关键性难题。
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艰辛探索进程中,处处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处处体现了以群众参与为主体这种敢为人先,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值得我省学习借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群众自愿、专家论证、全民决策、两委操作、政府引导”的原则。
从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幸福田园”、金龙村示范社区;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1+4”现代农业展厅、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三圣乡“五朵金花”等等,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实践,在“天府之国”到处开花结果,让我们深感震撼的同时,看到了希望。
扶风该咋办?
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艰辛的实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启迪我们要正视差距,看到困难,不回避矛盾,尤其立足经济基础差,自然禀赋不足的山区小县,怎样破解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难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最基本的单元,而乡镇是重要的执行者。结合扶风县实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打好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及时编制理念超前,规划水平较高的《扶风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规》。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全县城乡发展长远规划,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路桥建设项目,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七星河国家湿地项目的建设。
二是坚持产业带动,统筹打好村镇社会事业基础。主动承接县城新区、法门寺景区辐射。按“一镇一品”的模式,选准扶风乔山苹果作为主导产业,狠抓扶风绿杨高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建设,全力筑牢群众持续增收的基础。抓住“双高双普”契机,全力做好大美佛汤城征地等建设环境协调工作。积极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强力推进省级“教育强镇”“生态镇”“卫生乡镇”建设,倾力将城关镇打造成为县城“后花园”。
三是坚持学教结合,统筹打好人力资源的基础。“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人。
首先要打造一支服务能力强、真抓实干、高素质的镇村干部队伍。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更要悉心学习成都“帮要帮到灵魂深处,扶要扶上致富之路”的真抓实干精神,锻炼干部队伍,借助干部作风转变年活动,加大干部教育学习培训力度,努力构建扶风服务型政府。
其次要创新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方式,围绕扶风发展的形势和美好前景,积极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和动员,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投身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