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训子家书(一)
□陈科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从小深受祖父王伦、父亲王华言传身教的影响,忠孝友悌、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王氏家风,不仅为他后来的为官为人为学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也充分体现在他对王氏后辈的教育中。
从小立志勤读书
王阳明11岁那年便立志成贤,成为一时佳话。有一天,他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却不认同,他说:“登第恐未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此言一出,父亲王华笑道:“汝欲做圣贤耶?”王华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后来果真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圣贤。“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深谙此道的王阳明后来也时刻不忘对族中子弟进行立志的教育。
在王阳明看来,“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在长子正宪10岁那年,便以书扇告诫,“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正宪20岁那年,打算参加科举考试,王阳明在家书中写道:“汝本领未备,恐成虚愿。汝近来学业所进吾不知,汝自量度而行,吾不阻汝,也不强汝也。”后来,当王阳明获知正宪与族中叔兄同赴杭城就试,还是很高兴的,“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他高兴的不是正宪从此走上科举的道路,而是他有颗上进的心。
他倡导“四民异业而同道”,并不奢望正宪在科举这条路上取得成就,他最关心的是正宪是否读书立志。王阳明曾以书扇题赠正宪:“汝自冬春来,颇解学文义,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如树不植根,暂荣终必瘁。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不求功名,唯重立志进取之心,这就是王阳明对子女教育有别于时俗之人的地方。
对于族中的侄辈们,王阳明也是关爱至切。他在家信中两次提及四侄正思的教育。他曾写信给诸弟子,像正思这样的孩子从小过于骄纵,你们对他的教育决不可放纵。后来听说正思学业有所长进,王阳明又写了一封家书对其褒奖:“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王阳明还告诫正思等侄辈如今民风日下,习俗移人,即使是贤者也未必能幸免,要做到“脱去凡近,以游高明”并非易事,但要时刻铭记“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