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历史脉络 解时代密码
——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选调生培训班赴宝鸡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为强化党性修养、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发展成就,11月7日至9日,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选调生培训班赴宝鸡,开展以“精神传承与时代担当”为主题的沉浸式现场教学。教学路线精心设计,系统串联周公勤廉教育基地、陕西西凤酒厂、凤县革命纪念馆、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等,构建起贯通历史文化、红色精神与时代发展的三维教育矩阵,引导学员们在回望历史中砥砺初心、在追寻印记中筑牢信仰、在感受成就中凝聚力量,实现了一次融理论于实践、贯古今于当下的深度研学活动。


叩问历史深处,汲取文化智慧与廉勤力量。学员们首先走进周公勤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勤廉教育主题展馆,聆听周公诫子、周公辅政等事迹简介,深入体悟其“一饭三吐哺”的勤政精神与清廉品格。跨越千年,先贤的风范依然熠熠生辉,引发学员们对“清正为民”时代价值的深刻思考,起到了“以案为鉴、以明心智,以人为鉴、可正言行”的教育实效。在青铜器博物院,更是一场与中华文明源流的深层对话,一件件青铜珍品展现出古人的卓越智慧,学员们在“何尊”前驻足,细辨“中国”二字,溯源文明根脉,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追寻红色印记,熔铸坚定信仰与报国情怀。在凤县革命纪念馆与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与民族工业救国的赤子情怀。凤县革命纪念馆内的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幕幕感人场景,生动再现了“两当兵变”“工合运动”等峥嵘岁月,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进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狭窄的窑洞车间、斑驳的墙体,仍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通过讲解员对申新纱厂等民族工业内迁、坚持生产的讲解,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苦干实干,实业救国”的精神力量和前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感受时代脉动,激扬创新精神与实干担当。在陕西西凤酒厂,学员们走进酿造车间,观摩制曲、发酵、蒸馏等工艺流程,面对整齐排列的“千金酒海”,无不赞叹西凤酒独特的酿造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学员们参观了“三线伟业”“志在青山”“攻坚克难”“科学管理”“辉煌成就”“抗洪壮歌”“逐梦远行”“精神高地”8个展室和201洞特色展区,了解其精神积淀、文化成果和研制经验,尤其是“厕所实验室”等艰苦创业的故事,勾勒出航天人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图谱,先辈们在艰难条件下攻坚克难的坚韧毅力,深深震撼并激发了学员们的使命担当。
3天的学习,将历史的厚重、革命的炽热、建设的激情与时代的创新紧密串联,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也是一次系统的成长赋能。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此次宝鸡之行是一次“循历史脉络,解时代密码”的生动实践——从周公廉勤文化的源头活水,到青铜文明的制度初创;从凤县革命的信仰之火,到长乐塬抗战工业的实业报国;从西凤酒的匠心传承,到红光沟航天人的自主攻坚,每一步都映照出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把所思所获转化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埋头苦干的务实行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锤炼过硬作风,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年轻人的精神风采与实干担当。
撰稿:朱博博 编辑:路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