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组织机构 > 研究生院 > 培养管理 > 正文

我校(院)硕士研究生在全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文科组)中荣膺佳绩

发布时间:2022-12-15 16:51:42 分享到:

近期,全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已经落下帷幕。我校(院)首次参加此项活动,3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在此次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中,由曹延莉教授指导,贺宇峥同学(已毕业)完成的《语义学/语用学的分界是否可能?——对Stotts非心智/心智策略的考察》项目成果荣获二等奖,《论当代人工智能危机与虚无主义困境的关系——基于江怡<人工智能与人的原初性问题>的思考》项目成果荣获三等奖;由王彦军教授指导,王乐航同学完成的《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项目成果荣获三等奖;由李延长教授指导,王经民同学完成的《不再重演心理: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民族潜意识》项目成果荣获三等奖。

其中,贺宇峥同学的《语义学/语用学的分界是否可能?——对Stotts非心智/心智策略的考察》主要是考察研究Stotts提出的“非心智/心智”(Non-mental/Mental)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把对“言者的普遍意向与特定意向”和“听者对言者意向推断的真假”的考虑纳入到该策略中,经过详尽的论证,“非心智/心智”策略是简明、严谨而有效的,充分回证了语义学/语用学分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当代人工智能危机与虚无主义困境的关系——基于江怡<人工智能与人的原初性问题>的思考》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与尊严带来挑战,厘清人工智能危机背后的虚无主义实质,并以此做出哲学反思。

王经民同学的《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主要是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任务,认真回顾和总结党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提出要坚持党对选人用人工作的领导,坚持选人用人工作原则,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与关心关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王乐航同学的《不再重演心理: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外交政策和实践的民族潜意识》主要是引进心理学中的“民族潜意识”概念,以心理认知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压抑”和总体历史的“积淀”两个因素的综合把握,探寻当下中国具有的民族潜意识的内涵。认为不再重演心理通过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的认知模型,进而对中国外交的根本准则、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据悉,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作为陕西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建设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创新科研活动,旨在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提高各领域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