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组织机构 > 研究生院 > 培养管理 > 正文

2022级在职研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班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研讨交流

发布时间:2023-03-22 09:34:47 分享到:

    3月19日下午,2022级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班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研讨交流。授课教师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万冬冬博士,班主任刘晶老师参加。学生代表刘元帅、白浩、龙腾、李炜、杨侦相继发言。
    大家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六项原则”和“五个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大家一致认为,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时代产生的伟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有同学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原则,自觉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还有同学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里讲到加强创新社会治理这部分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做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年轻干部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通过善于反思、赋能升级、深学笃行的方式,不断知行合一,锤炼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程最后,万老师作点评指导。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学们当前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同学们的发言也紧紧围绕着我们这门课程的学习,也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当中,将思考深入下去,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工作中去。

撰稿:2022级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班 龙腾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